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

第3屆御宅學術研討會: B3.林品儀--誰來看守看門狗




主講人林小姐因為玩惡靈古堡而深深入迷進到電玩世界,
很符合有醫學背景的她 :D

本篇引用了"看門狗"這個駭客題材,讓讀者去思考資訊安全的隱憂,
當使用者對網路過度依賴時,就很容易不小心個資外洩,
此外本論文亦在"成癮"上舉出較多案例、論證,值得細細品讀。



由於醫學資料常用到不少國外文獻,
名詞也都是專業術語,因此這裡我試著整理一些相關名詞,
希望能夠幫助其他讀者釐清這些英文縮寫。


  • DSM: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。可以說是精神疾病的"辭典",醫生可依照診斷準則,來判斷病人是否患有特定的精神疾病。
  • IAD: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網路成癮症。過度使用上網,這個疾病並沒有列在 DSM 第五版中。
  • IGD: internet game disorder 網路遊戲成癮。因為玩網路遊戲而造成上癮,有正式列在 DSM 第五版中。
  • IGA: internet game addiction 亦為網路遊戲成癮的常用詞,注意這不是網路遊戲成癮在 DSM 中的正式名稱,IGD 才是。


本文重點:

*. 科技恐懼、網路成癮、網路遊戲成癮
作者提出的這幾個現象,其實要表達的是人類對於一件事物的心理狀態,
從害怕而拒絕他,然後了解他開始成沉迷他,
進而過度依賴後,當他無所不在的時候,又會開始省思、懼怕。
科技如此,網路如此,現在遊戲亦如此。

*. 網路、遊戲是否會成癮?
IAD雖然沒有正式列在DSM中,不過文中提到一個有趣的案例,
有位醫師使用抗癮劑在網路性成癮的患者上,結果是得到明顯的改善效果。
至於網路遊戲,已有文獻與DSM的"背書"下,無疑是一種可影響身心的成癮症了。

*. 誰來看守看守者
潮流也許無法避免,不過當一項事物過於普及,過於深入你我的生活,
作者建議可以停下腳步,去看看這個世界起了什麼變化,
所謂的英雄、執法者、看守者,我們是否有能力去監督並管理他們?



從前言到文中都有相當口語的部份,我覺得這篇看起來比像是部落格上的個人寫作,
然言中間強而有力的案例與文獻,讓本文不會太偏離論文的論證要素。
不像"遊戲是否能成為藝術"的你我爭辯,
網路成癮、網路遊戲成癮都已經被醫學正式看待,那麼使用者、玩家本身是否留心過呢?
只可惜好像作者撰文時間太短的樣子,最後在如何處理問題上沒有著墨太多..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